提高数字化“新农具”使用能力

Aa
分享到:

  以视频展示、带货直播等方式为代表的数字化工具,一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被视为功能强大的“新农具”。近日,黑龙江省首届数字素养与直播电商应用技能培训班结业,数百名当地农民在为期两个半月的培训中,系统接受了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数字资源培训。如何与时俱进地用好数字化“新农具”,对于有效提升我国农民掌握数字资源应用技能,帮助其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使用数字化“新农具”的能力,与农民数字素养的高低关系密切。一段时间以来,一系列相关政策先后出台,作出明确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数字乡村进行统筹安排,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成为重要内容。之前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也提出,要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提高农民对数字化“新农具”的使用能力。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民数字技能培训,优化完善云平台,汇集整合新技术推广、电商销售、新媒体应用等优质培训资源,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等培训。但当前一些农民还存在着数字意识不强、数字产权保护不够、数字技能不高等短板,在获取、处理、创造数字资源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等情况。对此,应多措并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要高度重视数字化培训的效率效果。不应简单进行文件内容传达、机械地进行理论教学,避免笼统地、“齐步走”式地对农民进行数字素养提升。应充分注意培训手段的“深入浅出”,选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应更有针对性地推出培训手段,将农民融入互联网、掌握数字资源应用技能的迫切愿望,转化为其利用数字化解决问题、创造收入的本领,切实提高农民使用数字化“新农具”的能力。

农具推荐资讯

推荐分析

农具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