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能否从技术先锋变成行业新风?

Aa
分享到:

  文/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最近的互联网行业很可能迎来了“至暗时刻”。如果说2021年之前的十年是互联网企业“野蛮生长”的春天,那么此刻就是互联网企业的漫长寒冬。中国网民数量已经接近饱和,此谓“天时”已尽;中美之间的互联网技术鸿沟已经缩小,此谓“地利”已失;互联网巨头的资本收割惹得民意沸腾,此谓“人和”已去。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互联网企业,何去何从?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技术开始引入中国以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底层数字技术的结合,催生了数字经济的崛起。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报告,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从2005年的2.6万亿元一直增长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4.2%一直增加到2020年的38.6%。互联网行业或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天时地利人和”。一是人口基数大,消费群体广,同时应用场景丰富;二是政府管制松,并且互联网企业与国企没有什么正面竞争;三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尤其是,以腾讯、阿里、华为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在线支付等先进技术领域,已经占据了世界第一梯队,俨然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先锋。

互联网相关推荐

互联网推荐资讯

互联网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