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带量采购扩面对药店行业影响

Aa
分享到:

  近日医药行业带量采购在全国扩面备受关注。从短期来看,因为有价格的传递压力,会使得药店相同品规的药品被动跟随调价,同时也促使药店与中标厂家商谈调价幅度,确定新的采购价和零售价。这个过程短期内会影响当期销售额,但考虑到这些招标品种在药店里的销售比重不大,对销售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同时,因为这些品种大部分为引流品种,原本毛利率就较低,所以对毛利的影响很小。

  从长期来看,集采的扩面将有利于加快医药分业进程,促进部分医院处方外流及客户分流,药店将通过以量换价,确保长期的老店增长,其原因是:分流的客流自然是药店的增量客流,药店利用自身的优势,比如便利性、服务体验的友好性、药事服务的专业性、覆盖人体健康各领域的品种齐全性以及慢病管理服务、会员精准化管理等,充分服务好新增客流,做大客单价、激活用户的购买频次,做客户的深度健康跟踪,不断提升老店增长。

  至于处方外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集采对于价格竞争的残酷性和未来是否会持续中标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现在传统处方药厂家也几乎都组建了OTC团队来对接医药零售终端,也是希望在未中标的情况下,药房来承接及培养一部分销售份额,这样必然会带来院内处方的对外流出;2、集采的多轮比价后,使得厂家的药品毛利压缩到极致,未来留给销售环节的费用空间也将受到大幅度压缩,导致医生与药品之间的传统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医院的药房逐步转变为医院的成本中心,医生对处方的把控变得日益弱化,处方外流或者是国家提倡的建立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变得水到渠成,病人可以选择在医院买还是到家门口的药店买。同时,医生对原来熟悉的品牌有较深的认知和习惯,在满足集采约定量后,也会习惯性开具医生有充分认知的品牌药处方,让病人持处方到院外购药,由此,未中标品种可能会优先从院内走向院外;3、对于首诊之后的持续用药和日常养生保健,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业务以及药店的线下慢病管理,来为用户的重复购买提供技术保障。

药店相关推荐

药店推荐资讯

药店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