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万公里的海岸线,让海洋食材成为了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漫无际涯神秘莫测的海上风云多变,却源源不断送来至味珍馐。在临海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令人们的生活富庶而美满,辛勤的劳动人民依靠着潮起潮落的大海感恩地接受着自然的馈赠,在交通运输条件不够便利的古代,大海里丰厚的海产资源令临海地区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其他地区难以想象的鲜美滋味。
而在众多海味中,鲈鱼可以说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鲜美佳肴,肉质嫩滑肥美,营养丰富,引得不少诗人甚至专门作诗来认证它的食用价值,一尾尾鲈鱼就这样游进了诗歌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古往今来,如果要论餐桌上的食物,可能没有一种食物比鲈鱼更具有中国化的人文情怀。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这一尾鲜味的记述是“黑色曰卢。此鱼白质黑章,故名”,“长仅数寸,状微似鳜而色白,有黑点,巨口细鳞,有四鳃”。李时珍认为,鲈鱼即松江的四鳃鱼,据其所述,鲈鱼状微似鳜鱼而色白,有黑点,巨口细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