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0日讯 3月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在会上介绍,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从2018年进出口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人民币。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跨境电商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
孙玉宁介绍,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已经覆盖31个省市区。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的进口清单数量是同期货物报关单数量的56倍,每单平均价值不足货物报关单的万分之三。在监管过程中,全国海关查获了枪爆物品、毒品、管制类精神药物、侵犯知识产权物品、“异宠”等违禁品。
据介绍,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海关出台了不同于传统贸易的通关管理制度,通过分类管理,“量体裁衣”打造了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监管模式。在原有“企业对个人(B2C)”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服务于“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企业对个人(B2B2C)”的监管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科技赋能,开发应用上线了统一版跨境电商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交易、支付、物流等相关数据的集成管理。同时,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备案无纸化,实现“一地备案,全国通用”,截至2月底,在海关备案的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已经达到17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