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提防调理牛羊肉与纯牛羊肉混杂销售

Aa
分享到:

  如何区分调理牛羊肉和纯牛羊肉?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官网3月21日发布选购牛羊肉的消费提示,指出两种产品工艺不同、配料不同,部分食品企业打“擦边球”将两者混在一起销售,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查看标签标识,从产品名称和配料表中快速辨识调理牛羊肉制品。

  今年3·15期间,新京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配料里添加水、食用盐、食品添加剂甚至猪肉、鸭肉等其他肉源的“调理肉片”“复合肉片”并不少见。与六七十元一斤的纯牛羊肉相比,调理肉片零售价普遍不超过40元,批发价不超过25元,甚至还有商家在网上销售16元/斤的“肥牛卷”及价格不足10元/斤的调理鸭肉卷。据卖家介绍,这种鸭肉卷经牛油混合调味,用作红油火锅“一般吃不出来”。

  对于如何区分调理牛羊肉和纯牛羊肉,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醒,部分食品企业在销售方面打“擦边球”,将“调理牛羊肉”制品与纯正的牛羊肉混在一起销售,消费者难以辨别。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工艺不同,配料不同。

牛羊肉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