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金融资产已超过190万亿元,总量约占全国一半,金融业作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产业正在推动首都,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北京副中心——通州区,正是这强劲推动力的来源之一,而且势头愈加明显。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通州区金融办了解到,2022年,通州区金融业增加值、税收、地方级贡献三项指标占比均超10%,为历年首次。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3亿元,金融业税收达28.5亿元。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近9500亿元,增速名列全市前茅。各项贷款余额近2300亿元,增速达27%。全区已注册金融企业超360家,业态更加多元,各类金融资产交易、管理规模近3万亿元。
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和国务院批复的北京自贸区总体方案,通州区被赋予“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双重定位。一系列来自中央、北京市、通州区三级联动政策体系,让通州区正在持续释放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