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前天发布了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MOSS,立即引起各界关注,MOSS网站(https://moss.fastnlp.top/)一度瘫痪。目前,已有数万名用户申请参与内测。由于高校实验室的推理服务器资源非常有限,为保证MOSS较为流畅地给出回复,复旦科研团队只能分批邀请用户参与内测。
记者昨天下午登录MOSS网站,“采访”了这款人工智能助手。从问答实录可以看出,MOSS的中文回答在语法、知识等方面较为准确,智能化程度颇高,但与ChatGPT相比,还存在知识储备量不够大、中文表述逻辑不够顺畅等问题。复旦科研人员介绍,目前,MOSS的英文回答水平比中文高,内测用户也可以用英文与它交流,会得到质量更高的反馈。
对于网友提出的“网站界面为何是英文”这个质疑,科研人员解释:中文和英文界面其实都做了,但是模型训练完成后,他们发现中文问答的难度更大,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因此,科研团队一边优化中文数据,一边以英文为主推进内测和迭代。“用英文界面只是这个目的,MOSS的最终目标是做最好的中文对话语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