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2月20日消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李美燕团队与浙江大学贺永教授团队、上海大学张坤玺副教授团队联手致力于角膜创伤修复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联合团队研发的光固化水凝胶“T.E.S.T”以其“透明、支持、无缝、坚韧”的特点,助力角膜修复材料的革新。近日,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生物医学领域顶级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16.874)。
角膜移植是角膜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国内外角膜供体材料匮乏,无法满足庞大的患者群体需求。角膜移植后的缝线处理等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研发替代材料用于角膜缺损修复具有较大临床价值。基于角膜的光学、力学和生物学等特性,光固化水凝胶作为治疗角膜缺损的修复材料,同时具备“透明性(Transparency)”“支持角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生成(Epithelium & Stroma generation support)”“无缝性(Suturelessness)”和“韧性(Toughness)”四大特性,简称“T.E.S.T”,将有力促进角膜修复。
本研究联合团队从临床应用的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出发,开发可配合CXL应用的基于GelMA、F127DA & AF127共组装双功能胶束和I型胶原(COL I)的多重交联水凝胶,可在角膜缺损处原位成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