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云南以地方立法方式对古茶树资源进行保护,全省有了统一的古茶树资源保护法规,避免了各地保护标准不一的问题,对于进一步规范古茶树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意义重大。
云南是茶叶大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全国第一,茶叶综合产值超过千亿元。古茶树是云南茶产业一大特色,《条例》对古茶树进行了界定:指树龄100年以上的野生茶树和栽培型茶树。据初步调查,云南目前有集中连片的古茶树面积约67万亩、2000万余株,分布在云南11个州市。这些野生茶树群落、野生茶树以及古茶园、古茶树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的“活化石”,也是未来茶叶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是极为珍贵、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茶文化资源。
不过,近几年古茶树茶叶价格连连攀升,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茶农或者“承包商”市场逐利,对古茶树过度采摘、粗放管理,甚至还有使用化肥农药、非法移植野生茶树等现象,让古茶树资源遭到破坏,长此以往必将对茶产业长远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