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算法正越来越快地被拓展到新的领域,技术与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其中的伦理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对的重大挑战。日前,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国际学术会议暨2023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金融科技与算法专委会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举行。在该活动的“金融科技伦理分论坛”上,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时代的伦理问题,并发出“数字湾区”算法伦理倡议。
据介绍,算法不但频繁地影响商业交易、政府决策、社会进程的发生,还影响着人们的感知、理解和行为,由此带来的伦理问题正在引起全球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科学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金融科技与算法专委会常委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研究员本力表示,近几年,国家在金融科技伦理以及科技伦理治理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今年4月4日,科技部发布《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这些都意味着科技伦理已经成为无可回避的问题。再加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以GPT为代表的深层次人工智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资本追逐的热点。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金融科技产业受到了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因此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伦理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坛上,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建峰以“生成式AI时代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践路径”为题,介绍了AI技术的演进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