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内外部通胀差异 权威专家辨析我国当前物价环境

Aa
分享到:

  今年以来,CPI 涨幅逐月下行,4月涨幅降至0.1%,PPI 近几个月运行在负值区间,物价水平的回落引发了我国经济是否陷入通缩的争议和讨论。在人民银行本周一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再度就通胀问题做出回应,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并预计下半年CPI 中枢可能温和抬升 。

  近两个月CPI下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客观看待。业内权威专家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以及近些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形成中国降低外部溢出效应、实现物价稳定的中长期基础。短期内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但并不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通缩阶段。接下来,仍应用好现有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货币条件与经济潜在增速和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兼顾好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要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全社会经济活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外部高通胀下,为何我国CPI涨幅保持低位平稳?

物价相关推荐

物价推荐资讯

物价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