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庐江5月18日电 (姜家生、周铃、昌蔚)“在科技小院我们深入农村,和当地村民紧密相连,进一步了解农民的需求,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能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实验室固然能够写出好文章,但是科技小院深入三农,让我能够把文章写在农民的心坎上。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安徽农业大学2021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李智在田间说道。
李智是安徽庐江灵台水稻科技小院的一名学生。该小院成立于2018年,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皖中综合试验站,以安徽农业大学“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农业推广模式为基础,与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旨在推进环巢湖流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2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立项建设小院。
小院师生每年驻庐江县同大镇北灵村200余天,围绕巢湖流域水稻绿色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联合多主体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线上农民培训人次达500余人次,线下农民培训达200余人次。集成了“水稻绿色种植下氮磷养分流失控制技术体系”,构建了“巢湖流域水稻绿色生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模式”。仅2022年小院师生发表学术论文6篇,申请获批国家级专利6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项。打造了巢湖流域水稻绿色生产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