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立先:讨论生成式AI知识产权 既不能“溺爱”也不能粗暴否定

Aa
分享到:

  AI对自己生成的内容拥有知识产权吗?在5月20日举办的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知识产权分论坛上,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表示,能够讨论生成式AI知识产权问题的前提,是AI仍是受到人类控制的工具。“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巨人,但在现阶段仍然是一个婴儿。”对于这样一个“婴儿”,应当把握“抚育”和“监护”的平衡,充分考虑其特殊性,既不能“溺爱”,也不能粗暴否定。

  生成式AI给知识产权带来的挑战主要集中在版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个方面。丛立先说,此前已出现法院判例支持,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如果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就应该受到版权保护。美国版权登记制度也明确,在人类操控下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符合作品构成要件的,可以给予登记。这些都可以佐证,生成式AI如果符合版权要求,就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但与此同时,丛立先强调,即便生成式AI可以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这种保护也应该是有限制的,而不是像传统版权法那样,进行对人身权到财产权的全面保护。这也是生成式AI知识产权的特殊之处,要追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知识产权相关推荐

知识产权推荐资讯

知识产权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