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从跨周期到逆周期 “一字之差”说明了什么?

Aa
分享到:

  日前,央行行长易纲赴上海调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时提到“加强逆周期调节”。

  巧的是,相关举措已陆续落地。6月13日,相关部门“三箭齐发”:一是央行将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从2.0%下调到1.9%。这是央行自去年8月15日以来首次调整7天逆回购利率,实现“降息”。二是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期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下调10个基点至2.9%,1个月期下调10个基点至3.25%。三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央行等四部门对外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到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从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到的“搞好跨周期调节”,到最新的“加强逆周期调节”,不同的表述透露出什么样的信号呢?经过5个月运行后,我国经济回暖后面临的问题基本明朗,而从最近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仍然较弱,需要尽快推出更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全力为经济恢复保驾护航。

经济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