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速汽车电子自主可控进程

Aa
分享到:

  近期,上汽集团拿出49款急需联合攻关的高算力、高规格汽车芯片,面向上海汽车芯片产业联盟“揭榜挂帅”,征求国产化替代可行性。结果,被联盟成员“一口回绝”的极少,大部分芯片都被归为“可讨论”范畴,极大提振了业内信心。这是记者从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创新成果交流暨汽车芯片产业联盟一届一次工作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在汽车产业重镇和集成电路产业高地上海,今年已成立汽车芯片产业联盟,汽车芯片测试示范性服务平台也已获授牌。另外,上海连续三年编制“长三角汽车电子芯片手册”,实现区域抱团共进。这一系列大动作,无不在加速汽车电子领域的自主可控进程。

  此次会议上,上汽研发总院经理周三国介绍,上汽曾基于某款典型车型所涉的268种芯片进行排摸,最终将国产芯片供应链成熟度分为三类。其中,一类芯片,是指国内已在整车上量产应用的成熟芯片,占比44%;二类芯片,是指已有国产化方案但未在整车上量产应用的芯片,占比34.7%;三类芯片或受制于技术、强绑定等因素,或因商业模式不可行,目前尚未找到潜在解决方案,占比21.3%。

汽车电子相关推荐

汽车电子推荐资讯

汽车电子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