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招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银行和理财公司发布公告,下调部分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费率,少数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率降至零,还有理财公司甚至喊出“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等口号。费率下调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并非提振银行理财市场的根本之策,推动理财市场企稳回升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2022年,受债券市场波动等影响,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回撤较大,3月和11月出现两轮“破净”潮。截至2022年底,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均比上年有所下降。特别是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较上年下降1.35万亿元,降幅为4.66%。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强理财产品竞争力,稳住存量投资者并吸引新的投资者,成为银行和理财公司的一大挑战。
费率下调是理财公司应对挑战的措施之一。费率下调一定程度上增强理财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是理财公司短期内稳住规模、吸引投资者的手段之一。一方面,理财公司通过费率下降传递出对自身投资能力和市场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将理财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捆绑得更为紧密,有助于增强双方粘性。此外,费用下调也有助于理财公司扩大与公募基金竞争的优势。对投资者而言,费率下调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变相增加收益。但费率高低,不应作为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关键因素。投资者应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投资能力等因素进行资产配置,在资产配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