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多地及国际市场主要粮油生产国出现了或预期将要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市场对未来粮油供应较为担忧,部分粮油价格如大豆等出现了较大幅度波动。不过,市场人士认为,仔细分析当前我国粮油进口格局及以往“厄尔尼诺”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我国粮油进口多元化格局已形成,对某一产区或某一粮油生产国的依赖度不断下降,同时“厄尔尼诺”天气的出现虽然会令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干旱,但给其他地区带来的降雨则会令粮油产量增加,未来其所造成的实质不利影响小于预期的概率偏大。
近期,无论是国内外的主要气象服务机构,还是众多的涉农预测机构均陆续发出分析报告,认为“厄尔尼诺”天气的出现将给农产品市场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令粮油主产区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最终将使得作物生长发育不好,造成粮油单产与总产量下降,进而提振粮油市场价格。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和降雨模式变化,平均每2年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例如,2016年,‘厄尔尼诺’天气表现得较为强烈,导致全球气温创纪录,让全球粮油和能源供应、价格等受到影响。”上海农产品期货交易者老段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刚刚入夏,北京、天津等地就出现了较为极端的高温天气,同时美国主要的粮油产区则遭遇了高温、热浪及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短时间内让人们开始担心粮油和能源的供应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