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山南麓,徽杭古道上的绩溪,是胡宗宪的出生与生长地,也是徽菜的正宗发源地。这里走出过不少叱咤风云的胡氏大家,以及他们与徽菜的那些传奇:胡雪岩与“臭鳜鱼”,胡适与“一品锅”,还有胡宗宪与“刀板香”。只不过和名声在外的前两者相比,“刀板香”略显得低调,它其实是一道腌肉。
也不要小瞧了腌肉,其腌制过程大道至简,打破再重建。腌制肉粗略分类,有咸肉、腊肉、风干肉和酱肉几种,刀板香就是其中最简单的咸肉——只用盐,厚厚抹在五花肉上,耐心按摩,让盐分渗透进去,自己发挥作用。晶莹的盐粒与肉脂结合,在悄无声息中翻云覆雨:不仅可以防腐,盐分还将肌肉细胞紧密的蛋白丝束分离为单一蛋白丝,让脂肪呈现出半透明的润泽感——这是外观之变;盐分下,脱水的肌纤维组织更收缩集中,肉质紧密细致、有纹理——这是质地之变;腌制又可以将无味的蛋白质转换成味鲜的胜肽和氨基酸,香味分子带来咸肉的多层风味,回味无穷——这是味觉之变的奥义。
刀板香腌肉的原料,来自徽州所产的黑猪或蓝田花猪,山间野地里放养,肉质扎实细密,肉腥味更少。这样上等的五花肉经过均匀搓盐(炒盐时放几粒花椒),入味腌制四十天后,即开始重要的一环——晾晒。春节前后的徽州多为晴日,在山间清风抚慰及和煦日头的关照下,五花肉渐渐开始蒸干水分,显出油蜡质地,晾出金黄挂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