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信息造成侵权?北京高院发文明确

Aa
分享到:

  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作为最新技术浪潮的一部分,在为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一些新问题的产生。此类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可能产生虚假信息,并对涉及的当事人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认定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行为?7月6日,在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发展”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上述问题分享观点。有学者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场景区分责任主体,平台和用户都可能产生侵权行为。

  会上,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规划(2023-2025)》(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就如何审理人工智能生成物等涉平台经济的新客体类案件提出具体举措,包括按照著作权法判断权利属性及相应的行为边界。

人工智能相关推荐

人工智能推荐资讯

人工智能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