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杜玮淦通讯员/何奎蒋倩倩杨思泽)8月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三起打击虚开骗税犯罪典型案例,案例中被依法严惩的包括:没有实际货物交易只为骗取退税的“假出口”、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假企业”虚开发票、贵金属简单加工后“道具循环”虚构贸易骗取退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体现了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涉税犯罪行为,引导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建立诚信纳税意识,营造协税护税的良好氛围,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假出口”虚开骗税案中,2014年3月至2019年6月,被告人何某某等人以被告单位名义,在没有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向他人购买货物出口相关信息,假冒出口,指使被告人陈某某、张某某为被告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多种方式购买外汇虚假结汇,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共计1.5亿余元。陈某某为被告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266份,税额6446万余元;张某某为被告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5541份,税额8194万余元。
佛山中院审理认为,被告单位假报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被告人何某某等人作为被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均应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陈某某、张某某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税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被告人何某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其余骗取出口退税罪共犯无期徒刑至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不等;分别判处陈某某、张某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和十二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