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报告(2023)》,首次从知识产权视角提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模型。该报告以全球公开专利数据库的数据为依据,分别选取近十年、近三年的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数据。深入挖掘团队专利数据信息,通过加权计算获得最终竞争力分数。其中,人才团队的“成果规模”和“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两项评价指标,团队的成长性、技术影响力、市场影响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团队规模被赋予了次级重要的权重。
整体来看,依据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模型评估,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长江中游地区的人工智能人才竞争力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北京、深圳、上海、杭州、东莞等成为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强市。这些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在对人工智能企业的鼓励和培育、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多项扶持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加入,在创新成果、创新能力、技术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速度明显。
国内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向头部大型科技公司聚集。其中,企业研发团队竞争力分值最高的企业为百度公司,百度大模型研发团队在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和团队规模等指标上领先于国内其他企业,团队在大模型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也均领先于国内其他企业,反映了百度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