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编、缠扣、盘结编花……千回百折间,独一无二的纹路缠绕出返璞归真之美,这就是在陕西汉中市传承千年的藤编技艺。大到茶几,小到扇子,绿色环保、自然典雅的藤编物件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编织出了秦巴山区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之路。
《汉中地区志》载:“(汉中)境内竹、藤、棕、草资源丰富,手工编织历史悠久。”藤编旧时主要以藤椅、藤包为主,农民就地取材、闲时制作,传承下来的编织花样有上百种,并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创新。2021年,历经千年传承的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手作之美的背后,是“守艺”之难。20世纪90年代,随着家具的机械化生产和消费者观念的变化,汉中域内藤编发展势头下挫,即便在有着陕西“藤编之乡”美誉的南郑县(今为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也有不少作坊先后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