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15日电 (记者王笈)由上海图书馆东馆家谱馆与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共同推出的“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项目15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面向读者开启公测。当读者戴上轻便的头显设备、来到特定展品前,过去与现在、虚拟与现实在眼前顷刻交汇。
据介绍,该项目团队挖掘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源,以近600张图片绘制3条叙事主线,通过建模和图像处理,渲染高清全息影像,在真实世界之上叠加数字影像。全息影像会“驻留”在触发展品放置区域,当观众与其交互时,它会像真实物体一样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团队复原的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可供观众“触摸”和转动,百年前的历史景观在虚拟世界中变得“触手可及”。
从家谱文献出发,探索历史场景,首先要回归到“人”。在该项目的“阅人”版块,触发展品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家族的《董氏族谱》,版本为清雍正间补刻康熙五十八年(1719)光训堂刻本。董氏家族名人众多,有明嘉靖间诗人董宜阳、南京礼工二部侍郎董传策、清初画家董建中等,谱内所涉明代人物资料颇丰。“阅人”以董其昌和海上画派为开端,展示董其昌、赵之谦、吴昌硕3位领军人物的代表画作和主要成就,并呈现20世纪中叶后海上文化融合中西的繁盛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