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1日讯 当前,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消费人气旺、活跃度高、综合带动作用强,正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增强城市活力和美誉度、做强国内市场的新引擎和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空间。10月11日,“2023中国夜间经济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这五年,国内对夜游产品的认知逐步深化,政策保障日趋精准,文化引领始终是政策核心,品牌建设开始成为政策导向。场地营造逐步实现全国布局,游客满意度稳步提升。夜间经济有的游、玩得起,成为大众旅游人民性的典型实践。夜间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是提振地方消费的主要阵地。夜间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夜间经济成为聚合文化、科技、艺术、商业、资本的创新高地,是文旅融合的重要领域,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表达的重要载体。新要素驱动源头创新,夜间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夜间旅游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产业收入和就业增加等多重良效。但与此同时,夜间经济发展同样面临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市场观望情绪显著、项目运营周期渐长、夜游产品供需失衡、专业人才缺乏等多方面挑战。
报告认为,2023年夜间经济在期待中前行。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夜间消费需求全面恢复,夜间经济市场基础仍然稳固,夜间消费拉升有空间,夜游产品需求有增量。数据显示,超七成游客夜间消费支出较2019年有增加,超七成游客愿意为好产品增加更多支出。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深大智能联合实验室数据显示,同比2019年,2023年1~8月景区夜游恢复程度为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