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季度重点工程项目大力实施以工代赈 已吸纳170余万名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

Aa
分享到: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工作方案》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在具备条件的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充分挖掘工程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潜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调度,2023年前三季度,各地通过在相关建设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已吸纳174万余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34.7亿元,人均增收1.3万元,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

  在61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已吸纳17.7万名群众就业。25个省份在61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涉及交通、水利、能源和生态等建设领域,前三季度已吸纳17.7万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9亿元,带动人均增收1.6万元。其中,四川、西藏在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共吸纳2.6万名当地农牧民群众就业,人均增收2.6万元。新疆、宁夏在西气东输四线中段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共吸纳2300余名当地群众就业,人均增收3.4万元。山西在七河五湖水生态治理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已吸纳近2300名当地群众就业,人均增收4.1万元。

  在17个中央投资专项中实施以工代赈,已吸纳28.6万名群众就业。26个省份在中央专项投资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包括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城镇建设四大领域,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生态保护修复支撑体系等17个专项,共吸纳28.6万名当地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31.2亿元,人均增收1.1万元。其中,湖南、吉林等23个省份在水利领域中央投资专项的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已吸纳4余万名当地群众就业,人均增收1.5万元。

工程相关推荐

工程推荐资讯

工程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