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美中经济“脱钩”或者各国不得不在美中之间选边站的做法,会对全球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美国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共赢的经济关系”。应该说,耶伦这番话对于中美关系的定位是理性务实的。
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两个大国对于彼此的认知。以合作面主导认知,双边关系就能朝好的方向发展;以竞争面主导认知乃至以竞争定义全部关系,对抗性就会不断增强,就有滑入“新冷战”深渊的风险。过去一段时间,人们看到美国对于改善中美关系的意愿在提升,但同时对华遏制打压的议程并未减少,矛盾的信号反映出美国看多中美合作利好却囿于零和对抗思维的纠结心态,这也是中美关系历经曲折反复的重要原因。当下美方理顺对华关系,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走出零和博弈思维,积累扩大合作面,持续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认知的第一个扣子扣错了,就会带来错误的政策导向。近年来,美方将中国视作“最严峻的竞争对手”“系统性挑战”,言必提竞争,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也在一步步体系化、阵营化、意识形态化。在亚太地区推行所谓“印太战略”,诱拉地区国家建立以遏制中国为主要目的的盟友体系;兜售“印太经济框架”,强化“五眼联盟”,炮制“四边机制”、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逼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一系列带有“新冷战”色彩的对华政策非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且越发不得人心。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表示,其他国家并不将中国看作敌人,美国如果一意孤行与中国对抗,将会疏远而非吸引其他国家,从而逐渐被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