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滋养了沿河人民的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同时文学作品也丰富了大运河的精神和文化,从另一个维度构建了一个虚构的世界,让我们有了共同的精神纽带。”11月13日,在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上,浙江省作协主席、杭州市文联主席艾伟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
以水波为曲,以桨帆为歌,2500多年来,中国大运河传唱着中华民族浩荡奔腾的历史壮歌,孕育了璀璨的运河文明,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源泉。
在艾伟看来,作家不需要刻意去写客观的大运河,而是自然而然描绘自己心中的大运河。“文学的大运河”不应是照相式的描摹,更需要创造,不应只有大运河的形象,更要写出大运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