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Aa
分享到:

  老有所养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一段时间以来,山东、河南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引入市场化经营主体、加强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照料服务体系等形式,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和安全康养等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相关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服务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各类保障持续健全。不过,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增强服务品质,是当前和今后仍然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近10年来,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了我国近一半的农村家庭。从总量看,2020年我国农村(乡村)人口中老年人已超过1.21亿,占全国2.64亿老年人的45.8%;从结构看,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020年比2010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达到23.8%。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45%的农村家庭有至少1个60岁以上的老人,而城镇家庭中只有不到30%有至少1个老年人。近60%的农村老人在家独居或只与配偶居住,只有不到1%进养老院。与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不够稳定,一些农村老年人缺乏稳定的生活保障。第七次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42%的农村老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33.6%靠自己劳动谋生,6.4%靠低保生活。

  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农村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痛点和难点,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实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养老服务业有强烈的需求,但不少农村老人收入不高、身体健康情况不佳以及农村养老设施落后、养老护理人员缺乏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养老供给能力的提升。如何补齐短板并有效改善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成为题中之义。

养老相关推荐

养老推荐资讯

养老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