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是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如何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做优做强数字金融、全面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11月25日举行的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认为,在当前的数据要素流通环境下,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应当从三个方面持续推进。
目前,在如何夯实高质量的数据基础,如何提供敏捷多元的数据服务,如何建立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机制三个方面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比如作为需求方,金融机构对数据要素产品、服务内容、应用模式缺少统一的全貌视图,导致供需对接效率低、成本高。同时,数据价值估值难、数据产品定价难、互信机制难建立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参与数据要素流通的积极性。”
结合工商银行的实践经验,他认为,首先,要通过建立高效的企业级组织架构,完善数据治理制度体系,做好数据资源运营等措施,做实数字基础,助力数据质量的提升。“工商银行成立金融科技与数字化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数据治理的重大工作,建立了覆盖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应用、价值评估等领域的数据治理制度体系,从‘盘、治、用、评’四步做好数据资源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