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连日来,从机关单位到企业学校,从城市街道到乡村路口,各地各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更加深入人心。
宪法是神圣的。这是一个庄严时刻。“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国家宪法日前后,多地组织开展宪法宣誓仪式,感受澎湃不息的法治力量。仪式庄重,誓言铿锵,诠释了对宪法的尊崇与维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今天,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到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共识不断凝聚、底座持续夯实。
宪法也是厚重的。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里,一件件文物讲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五四宪法”的光辉历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多年来的历程,特别是新时代10年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