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机制,多点发力,打通惠企利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切实成效。
提升证照“三联办”工作质效,增强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优化营商环境举足轻重的一环。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推出营业执照与涉企许可证件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简称证照“三联办”)改革,实现登记注册与许可业务的集成性“一站式”服务。目前,证照“三联办”已涵盖51个高频服务场景,涉及21个主管部门、75个审批事项。改革开展以来,全省共联办事项41.2万件,其中2023年一季度5.4万件。证照“三联办”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办理准入准营业务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贡献了山东智慧、山东经验。
开展质量惠企促发展行动,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今年以来,山东充分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重点围绕高端装备、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标志性产业链,深入开展质量惠企促发展行动,推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推动质量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潍柴WOS质量管理模式,在产业链近300家供应商中推广,实现产业链系统升级;烟台汽车产业链刹车盘不合格率由7.8%下降到2.1%,产品热疲劳、高负荷性能得到有效提高;第二批“好品山东”品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33个品牌入围,占比28.6%……这一组组数字成为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