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范易成12月9日报道: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灵活用工劳动力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制造业订单波动的背景下,灵活用工可以起到稳定就业、稳定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作用。近日,“安泰·问政”系列论坛第54期,暨岭鹏宏观论坛第3期——“复苏中的劳动力市场”在沪举办。论坛上,与会专家深度解读了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宏观经济当前及未来走势。
“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比重在上升是一个普遍规律,其原因是大量的服务业在为制造业赋能。”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强调了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当前阶段,在思想观念上要防止制造业与服务业、消费与生产、高端与低端、线上与线下这四个方面的对立。
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简称LIMP) 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岭鹏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利用制造业灵活用工大数据构建的指数化产品,可以先行地反映出宏观经济的变化。LIMP指数显示,今年制造业从4月份开始呈现出稳健的恢复趋势,到8-10月份呈现明显的复苏,11月份的复苏情况有所波动。岭鹏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副教授向宽虎指出,对于就业的形势,基于LIMP指数的判断是,8-10月LIMP的回暖意味着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10月下旬开始回落表明当前及未来短期内,就业仍将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