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15%,恶性程度高,难以通过基因突变信息获得有效靶点和分子分型,导致其治疗手段单一,患者总生存率一直止步不前。
北京时间1月5日零点,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季红斌研究员团队、高大明研究员团队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题为“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dentifies Biological Insights and Subtype-Specific Therapeutic Strategies”(小细胞肺癌蛋白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分子特征及亚型特异性治疗策略)。首次在国际上大规模表征小细胞肺癌的蛋白组学图谱,为小细胞肺癌个性化治疗带来福音。这是中国学者2024年在《细胞》上的开篇之作。
肺癌是全球癌症致死的首位原因,小细胞肺癌是所有肺癌亚型中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亚型,5年生存率仅为5%。分子表征与组学研究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小细胞肺癌的基础和临床进展,迄今为止,仅有少量针对小细胞肺癌临床样本的基因组研究被报道,但由于小细胞肺癌缺乏驱动突变,使得难以通过基因突变信息获得有效靶点和分子分型。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执行者,是95%以上药物的作用靶点,目前尚缺乏从蛋白质组层面对小细胞肺癌的系统研究。因此,全面系统地表征小细胞肺癌的蛋白质组学图谱,将有利于深入理解小细胞肺癌的病理机制,对于实现更精准的小细胞肺癌分子分型和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