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新地标·产业协同新格局 | 运河边上的“顶流”图书馆

Aa
分享到:

  【编者按】十年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通交汇,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密织结网,京津冀三省市经济总量迈上10万亿元。我们精挑细选若干悄然破土的典型新地标,期待用生动的笔触描点成线,回溯京津冀质变的脉络,前瞻进化的格局,以此一窥京津冀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密码。

  千年大运河畔亮出文化新地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到来之际,备受市民关注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对公众开放。作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在一座由144棵“银杏树”支撑起的知识空间,读者不仅能在由276块超高玻璃组成的幕墙内感受通透璀璨的建筑美,在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享受阅读乐,还能通过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接触科技力量。

  北京城市图书馆不仅承载着普惠共享、缔造“终身学习”的殿堂的职能,承载着学习型社会建设赋予公共图书馆光荣的时代使命,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北京增添了一抹科技魅力。北京城市图书馆成为了北京面向世界的文化新地标,也将城市副中心和北京城以及整个京津冀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

图书馆相关推荐

图书馆推荐资讯

图书馆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