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三亚1月24日电(张月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三亚多个海域发现剧毒僧帽水母。三亚官方24日发布消息,经专家现场调查,发现该物种并非剧毒僧帽水母,而是僧帽水母的近亲蓝瓶僧帽水母。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系副主任王海山表示,三亚海域本无蓝瓶僧帽水母分布,但其分布受洋流和风的影响较大。近期受南海季风漂流的影响,三亚近海发现的蓝瓶僧帽水母可能是从更低纬度海域漂流至此。
王海山介绍,蓝瓶僧帽水母(学名:Physalia utriculus),英文名为Bluebottle,属于僧帽水母的一种,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温暖海域,中国沿海没有僧帽水母本种分布,但有近亲蓝瓶僧帽水母。蓝瓶僧帽水母生活在海洋表面,喜欢聚集在一起,随风和海流漂移。相较于僧帽水母(口腕上有数十只触手,长可达10米),蓝瓶僧帽水母体型较小、只有一条长长的主捕捞的触手,毒性较小,被其蜇伤会有点疼痛和肿胀,目前尚未出现蓝瓶僧帽水母致人死亡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