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统计近十年片名玩梗电影 豆瓣平均分仅4.5分 观众称“谐音梗”喜剧“踩坑”几率最高 片名玩梗国产电影 已成烂片“重灾区”

Aa
分享到:

  近日,喜剧电影《末路狂花钱》宣布定档5月1日上映。有网友看到片名之后评论道:“好无聊的片名梗,蹭了经典影片《末路狂花》的片名。”一些国产电影喜欢在片名上“玩梗”抖包袱,吸引观众眼球。殊不知,这些电影往往却成为烂片的“重灾区”。

  新京报整理近10年(2014年-2023年)内地院线中“玩梗”的电影片名,有的是以“谐音梗”形式改写成语典故,比如《李茂换太子》《怦然星动》《陆垚知马俐》等,还有对于经典电影片名的改写,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疯岳撬佳人》等。据不完全统计,这47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有4部暂无评分),平均分仅4.5分,评分最低的是2.5分的《越囧》和《这个大叔不太囧》,评分最高的是7.8分的《夏洛特烦恼》,另外还有四部电影评分在7分以上,分别是《心花路放》(7.2分)、《川流不“熄”》(7.4分)、《妈妈咪鸭》(7.0分)、《情笛之爱》(7.0分)。

  影院经理陈先生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片方与其在片名上“投机取巧”,不如在电影故事和内容上多打磨打磨。在一些片名“玩梗”影片的评论中,不乏可见“一般这种名字里面带‘错别字’的,99%都是垃圾”“从片名就看出,又是诈骗片无疑”等观众谴责。而作为观众、也是影迷的慕鹏告诉新京报,他明白片方想用谐音成语引起受众兴趣,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但作为家长还是有些担心,这种宣传对于刚刚求学起步阶段的小学生造成认知困扰,如果篡改过的成语更深入人心,不仅会对青少年学习判断造成误扰,该成语也失去了最初丰富的含义,往深一点说,语言环境的混乱不利于小朋友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

电影相关推荐

电影推荐资讯

电影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