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企业压力大 五年内产业或将大洗牌

Aa
分享到:

  [汽车之家 新闻]  电动车销量继续高增长的2018年,却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寒冬”。补贴退出、产能过剩外加资本寒冬,使得动力电池企业的2018年过得分外煎熬。“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市值缩水、融资受挫,产品价格下降,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都有点慌,信心不足。”有证券行业人士这样总结。

  “今年,不少电池企业感觉冬天来了。五年前确实是电动汽车的‘冬天’,很多电池企业面临着转型,不知道该怎么走。但是2015年,电动汽车短暂的春天来了,很多人欣喜若狂,仓库里的电池,仓库里所有的正极材料锂电全部卖出去了。当时我发出过警告,电动汽车这样来势凶猛的状况是不正常的。果然,三年过去之后,又一轮低潮来了。”11月21日,北京大学教授、锂电“达沃斯”学术委员会主席其鲁在第6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ABEC 锂电“达沃斯”)上表示。

  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了动力电池行业的深度洗牌。在2018锂电“达沃斯”上,行业深度洗牌期如何生存、突围成为电池行业人士热议的话题,企业代表、行业观察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思路。

电池相关推荐

电池推荐资讯

电池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