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一批质量上乘的国产电影持续推动了电影市场的火热。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票房榜单前四中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有三部——《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就为春节假期票房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票房,为春节的年味增添了不一样的滋味。这种银幕中现实主义题材的成功,彰显着电影本身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魅力。
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归来,让审美回归现实生活,并赋予日常生活中行为以特殊意义。尽管《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是基于IP开发——《热辣滚烫》整体故事结构与日本电影《百元之恋》形成强烈的互文;《飞驰人生2》则作为续集延续此前的速度与激情,但是这种开发将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筋骨与温度融入其中。《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二者实际上表达了相同的主题:给失败者一个直面失败的机会,开启梦想的人生。
《热辣滚烫》之中融入了贾玲小品的精致,将《百元之恋》之中那种极度自私的颓废转化成了当下现实特色与中国式温情的“丧”——至少乐莹(贾玲饰)在宅家十年里还在意母亲的偏心,并顶住社会与家庭压力十年不工作。乐莹也经历了较《百元之恋》之中斋藤一子(安藤樱饰)而言更“惨烈”的社会生活的失败:身体超重。因而影像关注焦点落在乐莹视之为具有改变自己意义的活动——减肥与打拳上。因而,以往因为体型原因以谐星出现的贾玲,在这部电影之中“瘦”下来也具有媒体奇观营销的价值——其被赋予了自我身体革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