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背景下,全球兴起了氢能经济热潮,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氢能战略规划,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考虑到我国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建议多举措加强氢能国际合作。
李国华说,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出炉,我国氢能发展步入快车道,取得了一些领先世界的成果。然而,我国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表现为:制氢、储氢、运氢等氢能产业链效率还有待提升,氢能领域技术专利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氢能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还有待突破。
“我国规模以下的‘光伏+电解’技术制氢的全链能量转化效率仅为15%左右,对应成本为12美元/千克至18美元/千克,是天然气重整制氢成本的近10倍。”李国华说,在氢能领域,许多关键设备、储罐材料、催化剂材料如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新型涂层材料等都依赖进口,属于“卡脖子”问题。为此,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