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自筹资金“原拆重建”是危房改造的积极实践

Aa
分享到:

  广州市首例多产权业主自主筹资改造的危房拆除重建试点项目——花都区集群街2号居民楼近日开工。由此,在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特别是危房改造新模式上,广州改变了过去要么政府主导、大包大揽,要么开发商主导、市场买单的模式,而新增了居民自我驱动改造为主、政府政策激励为辅的模式。

  这可以说是“第三条道路”或“多元化改造”的探索。重要的是,在财政紧约束和商品房市场告别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加上更强调片区承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约束等,传统的单一主体模式难以为继。自筹资金、共同承担成为能解决改造资金来源、聚合改造诉求,攻克“难改项目”的有益探索,更是从“要我改”(都是困难)转到“我要改”(都是办法)并实现激励相容的积极策略选择。同时,确定了业主自我改造的模式后,必然提振居民参与改造每一个环节的积极性。由此,也界定了其他方(社区、居委、政府部门)服务职能的角色介入。

  比如,整栋改造在区分不同业主诉求、商户和业主诉求,空间腾挪(如加装电梯、设计口袋公园、消防设施等公共服务补短板),引入资金等方面,可以将不同的诉求甚至冲突在业主端内部解决。同时,通过政策创新、规划调整、财政补贴等,让业主认识到,政府在帮业主解决问题和困难,从而让矛盾内部化,加速改造进程、降低改造成本。

改造相关推荐

改造推荐资讯

改造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