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昂、盈利不明的CCUS 何以成为能源企业“座上宾”

Aa
分享到:

  实现碳中和存在两种基本的路线:减少碳排放和固定已排放的碳。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固碳的一项技术手段,曾跟随碳中和的理念普及,一度成为备受投资界瞩目的新星,却又因多重阻碍因素而使得许多项目搁浅。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油气能源企业公布的2023年ESG(社会、环境和治理)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都强调要加大CCUS的研发力度。4月初,中海油发布的ESG报告中提到,为应对气候变化,将开展中国海上油气田CCS(碳捕集与储存)先导性示范,攻关海上CCUS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储备碳中和技术。多家能源化工企业也在报告中频繁提及CCUS的技术进展,并表态将继续加大投资。

  “2023年,公司持续开展制氢、合成氨等装置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捕集二氧化碳174.9万吨,同比增加14%。”中石化在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透露。

成本相关推荐

成本推荐资讯

成本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