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梗阻”

Aa
分享到:

  近日,16届66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该措施是广州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文件,突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的重要导向。(4月11日《广州日报》)

  ChatGPT横空出世,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向新高度;低空经济蓄势起飞,让“空中的士”不再是科幻场景;量子计算机再迎质变,“九章三号”带来“亿点点”震撼(比经典超算快一亿亿倍的算速)……这些前沿创新的背后,无一不蕴藏着万亿级的市场潜力。所谓“今天的未来技术,即明天的新兴产业”,说到底,就是要将新技术、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如此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然而,新技术不会自动形成新产业,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也存在一定现实距离。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形成规模效应,离不开引导、撮合,进一步优化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这正是此次广州出台《若干措施》的目的。近年来,广州加速壮大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加快科研成果应用示范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显著。不过,市场需求难对接,企业“难为无米炊”、专利“难出象牙塔”等共性问题依旧亟待解决。

科技相关推荐

科技推荐资讯

科技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