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储蓄国债热度持续升温,不少地方储蓄国债上市即秒光,这反映市场对储蓄国债的旺盛需求。4月22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提出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对此作出回应。扩大储蓄国债发行规模,显然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
储蓄国债受到市场欢迎,这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国债本来就有“金边债券”之称,依托国家信用,安全性高。现实中,不少居民已经养成购买储蓄国债的习惯,将此作为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储蓄国债利率比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适当高点,那么储蓄国债不受欢迎是不可能的。本次发行的国债第一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2.38%,最大发行额为225亿元;第二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2.5%,最大发行额为225亿元。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储蓄国债利率略高,有一定优势。
储蓄国债受到市场欢迎,有利于国债发行,有利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落实。2023年,中国国债发行11万亿元,2023年年末国债余额为300325.50亿元,2024年国债限额为352008.35亿元,这意味着2024年中国仍然需要发行相当数量的国债,才能适应积极财政政策适当加力的需要。既然储蓄国债受到欢迎,那么适当扩大储蓄国债发行规模,提高储蓄国债的占比,进一步优化储蓄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的结构,不失为满足居民国债投资需求的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