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继发)近日,山西省农耕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训班在临汾市乡宁县举办。此次培训从多维度系统讲授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程序和要求,交流分享了保护和利用经验。
会议指出,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农业文明的精华,对促进农文旅融合、产业价值链升级、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截至去年底,我国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2项,占全球1/4以上,居世界首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8项,其中有64项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山西省稷山板枣生产系统、阳城蚕桑文化系统、浑源恒山黄芪栽培系统、长治(平顺、壶关)党参栽培系统4项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稷山板枣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栗俊昌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临汾市大力推进农耕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市形成沿汾蔬菜、沿黄梨果、沿太岳中药材三大特色板块,示范带动梨果、蔬菜、中药材、畜牧等四大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