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里稻花香——天津两万亩盐碱地种出高产小站稻

Aa
分享到:

  5月底,天津MAP农场再生农业示范区小站稻试验田里,随处可见农忙的农艺师,插秧机驶过,一棵棵水稻苗插进土里。稻田旁,中化农业MAP数字农业产品经理冯业帅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实时监控着这片稻田的“健康状态”。“通过遥感图可以看到,低产区在逐渐缩小。”冯业帅指着屏幕上的遥感图向新京报记者介绍道。

  几年前,冯业帅脚下这片稻田还是一片盐碱地,为了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中化农业MAP天津技术服务中心团队,运用改良盐碱土壤、选择耐盐碱品种等集成技术,最终让西青区王稳庄镇两万多亩低产盐碱地成为良田。去年,这里的水稻单产由最初的平均每亩800斤提升到了1200斤,部分地块连片最高产量达到1432斤,同非盐碱地持平。

  “中国有5亿亩可供改良或开发的盐碱地,提升盐碱地利用率,将有助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表示。

盐碱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