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博物馆展示馆藏皮影精品

Aa
分享到: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中国民间戏剧形式。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其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其流传范围广泛,在不断的发展中衍生出各具特色的众多流派,甚至远传海外。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世间日月影中乾坤——恭王府博物馆藏皮影精品展”在位于北京的恭王府博物馆东二区展厅开展。展览以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为线索,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等。

  古蓟州位于京畿要地,在清代与宫廷关系深厚,当地皮影戏在京演出活跃。展览展出的“光绪年间恭亲王府在蓟州西龙虎峪镇柳官庄佃户李富的收租执照”、李富作为蓟州皮影班主的影夹和相关皮影拓稿等展品,是研究清代王府皮影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博物馆相关推荐

博物馆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