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副教授于艳玲蹲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的盐碱地田垄上,抓起一把白花花的土,使劲捻了捻,眉头皱紧。
由于盐碱侵害,这里的土又硬又黏,一铁锹下去铲都铲不动。于艳玲随手拾起一块土块递给记者,土块表面裹着一层厚厚的白碱,硬得像石头。
不同于常见的黑土地,这里常年一片“白茫茫”——冬天是积雪,夏天则是盐碱。方圆几百里的村民都知道这个地方,“一起大风,嘴里都是咸的”“旱了收蚂蚱,涝了出蛤蟆,不旱不涝出碱嘎巴”。
“下雨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副教授于艳玲蹲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的盐碱地田垄上,抓起一把白花花的土,使劲捻了捻,眉头皱紧。
由于盐碱侵害,这里的土又硬又黏,一铁锹下去铲都铲不动。于艳玲随手拾起一块土块递给记者,土块表面裹着一层厚厚的白碱,硬得像石头。
不同于常见的黑土地,这里常年一片“白茫茫”——冬天是积雪,夏天则是盐碱。方圆几百里的村民都知道这个地方,“一起大风,嘴里都是咸的”“旱了收蚂蚱,涝了出蛤蟆,不旱不涝出碱嘎巴”。
报告网所有产经新闻是由用户上传分享,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