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本城文人吴老邀约我说:“走,我们一起去图书馆查阅一下资料。”我顿时笑出声来:“亲爱的吴老,你就不会用搜索引擎吗?把关键字搜索一下,互联网大海里所有的鱼虾海藻尽在网中了。”
年已八旬的吴老,早年毕业于一所著名大学。他学富五车,每当引经据典,我们这些后辈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互联网时代到来,可敬的吴老便显得有些“落伍”了。有一次吴老在作学术讲演时,一个作家竟嘲笑说,他肚子里囤积的都是几十年前的货了。
我还是选择陪同吴老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大热天,吴老穿着一双布鞋,像蜗牛一样漫步,但一扎入书海,吴老显得十分兴奋,直到黄昏要闭馆了,才从纸海钩沉里醒过神来。他带着满足的神情说:“太好了,我查到了需要的资料,弄了个水落石出,晚上不会失眠了。”吴老自然懂电脑,会上网,但他拒绝使用那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搜索,他享受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过程。吴老对我说,寻求知识有点像去找一个爱慕的人,路上的风景也很动人呢。一旦依赖搜索这样的技术手段,让那个你要找的“人”毫不费力地、“噌”地一下来到你眼前,那只是一个没有血肉情感的模特。现在,吴老每天还要诵经典、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