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5月,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正式发布以来,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安徽为“腹地”的经济、人文、民生、旅游等多领域一体化的步伐正式拉开。五年时间匆匆而过,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江浙沪皖四地在一体化之路上走了多远、走得多深,一直备受关注;与此同时,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各领域能否践行国家提出的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构想,也颇受期待。
从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代表的制造业、到金融财会合作监管一体化;从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示范区内推动各要素一体化,到以AI为标准的科技一体化,根据最新《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提高到262.48分,2018年后年均增长11.17%。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来,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协同发力,世界首套猕猴大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等一大批重大科创成果相继在长三角地区涌现。
长三角科技创新加速度